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超声医学科专业基地2024年住培招生宣传
一、招收计划
超声医学专业 8名
二、专业基地简介
(一)超声医学科介绍
1. 重庆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拥有两江院区本部、三院院区、中山院区等三个院区,共开设诊室21个。
2. 拥有各类仪器23台(飞利浦EPIQ系列、IE33、IU22,法国声科等多种进口高端设备)。
3. 年开展诊疗约13万余例次,对老年性疾病、结构性心脏病的超声诊疗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对罕见病如马凡综合征、威廉斯综合征的超声复合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除日常开展心脏、血管、腹部、浅表、妇科、肌骨等各种常规超声检查外,常规开展超声引导穿刺及器官组织活检、术中超声引导、超声弹性成像、常规及无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胃肠超声造影、实质脏器超声造影、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婴幼儿颅脑超声、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筛查、三维超声等超声新技术。
科室日常检查工作
(二)专业基地负责人介绍
计晓娟,重庆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结构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3年,主要专业方向为心脏超声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川崎等疾病的超声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结构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复合诊断马凡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心血管相关罕见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重庆市科委、重庆市人社局留学创新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重庆市卫生局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最高1篇SCI影响因子6.3(Q1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人,已毕业14人,指导学生多次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医师协会住培骨干师资培训大会巡讲师资。编写专著两部:1.参编《超声心动图进阶诊断》2.副主编《心血管畸形胚胎学基础与超声诊断》,参编教材1部:《基础仪器分析》。
(三)师资情况
1. 超声专业基地现有住培带教师资13名,其中住培责任导师8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8人,博士2人,硕士6人,博士后1人,硕士导师1人,培养研究生20余人。
2. 带教师资参加多项国家级、市级及院级临床教学会议及比赛,荣获第五届全国形成性评价临床教学年会临床教学比赛一等奖、重庆市人民医院优秀教师、重庆市人民医院首届住培暨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等奖项。
科室工作人员
带教师资获奖
三、培养方案
(一)教学总体目标
遵循住培培训总则的要求,以六大核心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超声医师。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培养采取分年度递进的形式进行,第1年基础能力培训,第2年强化上机操作培训,第3年完成亚专业诊疗培训。(二)培养计划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科室总体安排为36个月,包括超声科23个月、临床科室5个月、放射科4个月、核医学科1个月、机动3个月;超声专业基地的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学习阶段4个月、非独立上机阶段5~8个月、独立上机阶段11~14个月。2. 科室定期开展院级领航大讲堂、科级科研汇报、中英文献学习、教学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阅片、教学查房、质控会议等一系教学活动,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教学查房、上机演示
教学讲座
急救培训
四、科室待遇
按照国家规定的待遇标准给予住院医师相关待遇,根据住院医师工作量及表现额外补助500-4000元。
五、培养成效
2020级住培医师肖永康在2023全国“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操作技能比赛“血管组”专业技能个人第一名,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2020级住培医师马洋,发扬抗疫精神,投入到临床一线工作,顺利完成门诊、住院病人检查工作,及时完成重症和急诊等床旁超声诊疗工作,获得“抗疫优秀住培医生”称号。
2021级住培医师谢卓晏在2021-2022学年中获得重庆市人民医院“优秀学员”称号。
2022年重庆市人民医院举办首届超声住院医师优秀病例竞赛中,2020级住培医师丁雪力《左侧附睾中肾管囊肿的超声诊断》现场表现力突出,荣获本次竞赛冠军。2021级住培医师谢卓晏《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超声诊断》和2020级住培医师马洋《左侧输卵管癌的超声诊断》荣获亚军。
全国操作技能比赛
超声病例竞赛
六、联系方式
电话:02363390356
邮箱:zhull20146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