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专业情况
心血管内科专业情况
一、 科室概况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心血管内科是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的一个临床重要组成科室。六十年代初,由重庆市心血管著名专家王安定、张鸿模、唐永忠等一大批技术骨干在重庆市首创建立的二级分支专科。在60年代即开展了心导管检查技术,70年代开展了人工心脏起博器安置术,80年代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90年代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球曩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术,以及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等,是重庆市最早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医院。60余年来,科室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先进、技术优良、管理先进、服务一流,医、教、研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科室。心血管内科现已能完成全部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并能为心脏外科选择适宜手术的大量病例。尤其在诊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肺心病、各种心律失常的内科诊疗及介入性诊疗方面成绩显著。
为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科室多次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德国波鸿大学Bergmannsheil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台湾振兴医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中科院附属北京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知名医学院及医院交流学习,医院采取送出人员培训及请进专家进行协作交流等形式,使其业务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近年来,科室开展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具备家庭监护功能的起搏器、圣犹达EnSite 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房颤射频消融术、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一站式心脏杂交手术等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同时科室具备一支精良优质护理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护理服务,2011- 2013年连续三年荣获院优秀护理集体,并于2011年重庆市“山城十佳护理集体”中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教学科研:作为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每年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儿科系、影像系、麻醉系等160余名硕士和本科实习医生带教。承担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医护校、重庆市护士学校、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每年90余名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科研方面分题负责国家攻关课题数项;主研市卫计委课题数十项;获得市卫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前科室共有医护技人员64人,其中医生中主任医师3位,副主任医师5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2名,硕士1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留学归国人员3名,主管护师13名,接受GCP培训合格人员6人。现开设病床90张,拥有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年收治各类病人3000多人次。5年来,科室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10项,总经费50余万元。
二、 学科特色
心内科在60年代后期即开展了心导管检查技术,70年代开展了人工心脏起博器安置术,80年代初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90年代初开展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心脏瓣膜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球曩扩张(PTCA)及支架置入术,心肌梗塞溶栓治疗,β-阻滞剂、钙桔抗剂等药物的应用研究以及先心病的介入治疗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科室开展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具备家庭监护功能的起搏器、房颤射频消融术、一站式心脏杂交手术,探索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等新技术,处于市内一流水平。
三、 专业组人员情况
1. 专业负责人情况
梅霞,1960年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重庆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重庆市卫计委高级职称评定专家、《重庆医学》杂志编委、《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编委等。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1996年担任心内科副主任,2000年任心内科主任,2002年晋升心内科主任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特别在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80年代初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心脏介入诊疗手术,90年代初在重庆市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填补了重庆市这一技术空白,成功开展了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等,已主持心脏介入手术数千例,是重庆市最早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医院及女医师。2008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分题负责国家攻关课题三项,主研市卫计委课题四项,获得市卫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授予重庆市中山医院优秀医生津贴,重庆市“抗非”先进医生,重庆市十佳女医师,全国医师协会优秀女医生奖,重庆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三年来承担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及省级刊物主要论文11篇,论著3篇。
2. 副专业负责人情况
郑向清教授,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老年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心律学组委员。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对各类心血管疾病的内科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1992年参加心导管技术工作及起博器安置术;1994年参加食道、心内电生理技术、射频消融术及心脏瓣膜球囊扩张术;1999年参加PTCA及冠脉支架置入术。2003年赴西藏昌都地区人民医院援藏支教工作,2008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进修学习,2014年到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心脏中心及莱比锡大学心脏电生理中心访问学习。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病、心肌病、先心病、肺心病及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多次荣获“医院年度’优秀科主任”称号及“优秀青年医师””称号,并获得院津贴奖。荣获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优秀教师”,荣获“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参与国家十五公关课题两次,参与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倍他乐克和福辛普利对心衰心肌重塑的干预研究》,并获2010年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省市级杂志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3. 研究组成员情况
成员 | 姓名 | 性别 | 技术职称 | GCP培训情况 |
专业负责人 | 梅霞 | 女 | 主任医师 | 合格 |
专业副负责人 | 郑向清 | 女 | 主任医师 | 合格 |
研究医生 | 罗羽慧 | 女 | 副主任医师 | 合格 |
研究医生 | 田志 | 男 | 副主任医师 | 合格 |
研究护士 | 柳明云 | 女 | 主管护师 | 合格 |
研究护士 | 李红萍 | 女 | 主管护师 | 合格 |
四、 近三年门诊量及出入院情况
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门诊量(人次) | 27169 | 28074 | 30326 |
入院人数(人次) | 2179 | 2495 | 2708 |
出院人数(人次) | 2179 | 2495 | 2708 |
五、 科研情况
1.承担科研项目
(1)心血管虚拟现实系统及其相关模型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重庆市科委课题,2013-2017年,20万元,在研。
(2)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对起搏器术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重庆市卫生局课题,2013-2015年,3万元,在研。
(3)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失代偿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临床效果研究,渝中区科委课题,2013-2015年,3万元,在研。
(4)不同方法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对左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重庆市卫生局课题,2012-2015年,1.5万元,在研。
(5)心房颤动采用CARTO指导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及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肺静脉隔离治疗同中心临床对照,渝中区科委课题,2012- 2016年,3万元,在研。
(6)具备家庭监测功能起搏器临床应用,渝中区科委课题,2012-2014年,2万元,结题。
(7)依那普利叶酸片预防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重庆市卫生局课题,2011-2014年,3万元,结题。
(8)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复杂冠心病,重庆市卫生局课题,2011- 2014年,3万元,结题。
(9)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远期疗效及对BNP、CRP、TNF-α、IL-1β影响研究,渝中区科委课题,2010- 2013年,3万元,结题。
(10)一站式冠脉杂交手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渝中区科委课题,2010-2012年,3万元,结题。
2.获奖情况
(1)倍他乐克和福辛普利对心衰心肌重塑的干预研究,重庆市卫生局三等奖,2010年。
(2)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研究,重庆市卫生局三等奖,2011年。
3.主编、参编专著
(1)梅霞参编《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1996年,科技文献出版社。
(2)梅霞参编《心血管疾病基础问答》,1998年,科技文献出版社。
(3)罗羽慧参编《妊娠心脏病学》,2001年,科学出版社。
(4)罗羽慧参编《衣食住行防治高血压》,2002年,重庆出版社。
4.科室发表文章
(1)张源.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新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6):743-747.
(2)张源,李正恭,严宇,等.心脏复合手术围术期抗栓药物的使用观察.重庆医学, 2012,41(32):3383-3384.
(3)吴非飞,罗羽慧.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22-1323.
(4)柳明云.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针泵高浓度药物所指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医药前沿,2012,2(24): 45-46.
(5)田志,吴非飞,郑向清.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的干预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05(20):6141-6143.
(6)李晓丽,李芝峰,廖荣宏,等.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633-3634.
(7)吴文利,罗羽慧,金平.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药房,2011(36):3400-3402.
(8)吴文利,罗羽慧,金平.血塞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中国药房,2011(32):3019-3020.
(9)王骄,梅霞.阿托伐他汀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重庆医学,2010,39(13):1695-1697.
(10)王骄,梅霞.曲美他嗪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重庆医学,2010,39(11): 1399-1400.
(11)李晓丽,罗羽慧,吴文利.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术后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中国药房,2010(24):2235-2236.
(12)田志,梅霞,王骄,等.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干预研究.中国药房,2010(36):3379-3381.
(13)吴文利,梅霞,罗羽慧,等.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重庆医学,2010,39(20):2759-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