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人院简报2018年第16期总第495期我院召开2017年度心脏中心总结会
2018年1月31日,心脏中心2017年度总结会在中山院区住院部八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杨庆军院长主持。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等科室医务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汇报了2017年度在临床、科研、教学、社会公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以及2018年规划与展望。
2017年,心脏中心共完成各类手术2000余例,手术种类增多,难度增加。其中不乏西南地区领先的技术,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为年龄大、体质差,或合并疾病多,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冠脉内血流储备分数测定”的开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更为精准且个体化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心血管外科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同期房颤消融、单操作孔二尖瓣生物瓣置换、孤立性房颤杂交消融,单纯B超引导房缺封堵,心脏介入治疗中的慢性闭塞病变逆向开通技术、复杂心律失常三维消融术、严重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多种微创心脏疾病诊疗技术上大有突破,诊疗量也有明显的提升。去年全年心血管外科微创心脏疾病诊疗约占45.8%,微创并发症低于0.12%。
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成功举办了“第六届重庆市心血管病内外科论坛暨微创心脏瓣膜国际研讨会”,国际知名专家积极参与,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评价;为250余名规培生和实习生开展教学培训;启动博士后工作站,一名博士后已经进站;开展包括“瓣友会”在内的专题讲座40余场;申报课题2项,在研课题12项;出版《极简心血管外科手册》;取得国家级GCP认证 。
中心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全年组织专家到区县开展先心病、风心病救助,筛查患者500余名,其中83名贫困患者来院手术,为其申请救助基金共计52万余元;以医联体和科联体为载体,开展技术帮扶、人才培养,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组织义诊60余次,参加电视、网络讲座和网络健康授课10余次;建立了“医患健康咨询群”,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
心脏中心的成绩得到了各界认可。收到锦旗与感谢信23面/封,心脏中心所在的党支部获得重庆市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
中心也总结了工作中的不足:与手术麻醉科及其他医技科室的协调有待加强;科研人才有待充实,以提升科研水平;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有待提高。
针对心脏中心的总体工作,杨庆军院长指出,过去一年,心脏中心在不同层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离不开心脏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也是全体职工戮力同心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医务人员要转变工作思维模式,注重细节,用心思考,善于查找原因、总结提高,这样才能推进中心乃至医院进一步发展。2018年,中心建设3大重点工作是成立胸痛中心、开展ECMO和心脏康复治疗。临床上明确以微创为主导开展冠状动脉杂交、房颤消融杂交、微创消融、经胸封堵技术,攻克老年性心脏疾病、终末期心衰治疗难题,拓展以微创为重点的新技术、提升危重疑难诊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扩大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
参会的相关科室对中心工作的协调配合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