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王安定老师
我们十分热爱和敬重的老院长、我们的老师王安定同志逝世了,我及他的学生们十分悲痛。一位93岁的老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长河,为人民、为社会、为党和国家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现在离我们而去了。一代名医陨落了,一条曾经惠泽了众多生命的长河流到了尽头。一代宗师离去了,我们中很多人的事业因他而辉煌,他的治学精神,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崇高的医德医风,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王安定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对我国、我市外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他是重庆市胸心血管外科的创始人之一。50年代初就率先在我市开展肺食管及心脏闭式手术,60年代及70年代又率先开展心脏体外循环直视手术。那时条件很差,资料少,设备简陋。全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大家开拓创新,打开了心脏外科禁区的大门,奠定了我院胸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坚实基础。他当时的艰辛和劳累至今我们仍然历历在目:站了一天的手术下来,遇上病情危重,就亲自几天几夜的床旁监护守候;他的心绞痛发作,仍然坚持工作和手术;常年的劳累导致1983年那次险些夺走他生命的大病;就是在病中,他仍然念念不忘他所追求的事业;那时他已经不能说话,就用写条子的方式告诉我说:我们的工作要落后了,要努力赶上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王安定老师治学严谨,作风踏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对病人不分贫富、老幼,一视同仁,特别强调为贫苦病人的服务。1965年我在白市驿参加社教,王院长也在那里的区医院巡回医疗。我亲自目睹他精心为贫苦农民服务的情景。不但为他们治病,还送给他们钱粮和路费。他亲自制定的外科医院《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85条,要求对病人要有同情心,要关心、耐心、细心,这些名句影响着我院一代又一代的医务工作者。
王院长是我的恩师,我的长辈。196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外科医院,有幸在他手下工作和学习,既是领导又是严师,深受其教诲、帮助和影响。他不仅教给我胸心外科的技术和知识,同时也教会我如何做人,做医生,做领导的道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我工作中如果有一点成绩的话,都与王院长的教导和培养息息相关。
让我们以王安定老师为榜样,向老师学习,将他所追求和开创的为病人服务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凭此告慰远去的英魂。何德沛
2008年8月18日
何德沛同志在王安定同志遗体告别追思会上发言